從中興的受挫,看懂技術自主的重要性!
前幾日,中美貿易戰,中興事件鬧得沸沸揚揚,也讓許多國人意識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,那就是技術自主的重要性!

中美貿易戰
其實,這個問題并非新出現的問題,而是中國一直以來所面臨的。
從百年前開始的科技落后,到新中國成立來歐美國家的技術封鎖,使得中國不得不用長遠的時間和毅力來追趕落后百年的技術。
經過數代先輩的努力,一直到如今,中國才逐漸在一些行業達到自主或領先,如互聯網技術,高鐵,量子技術等等。
終于讓華夏子孫得以揚眉吐氣。但是還有許多領域,中國依然落后,就比如這次中興事件相關的半導體芯片領域。
中興作為中國少有的幾家大型跨國企業,市值逾千億,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巨無霸,然而,特朗普一紙封殺令,禁了中興的芯片供給,便直接導致中興陷入絕境,股票停牌,估值劇降,甚至使得已退休的中心創始人侯為貴再次出山。
中國芯片行業的落后,致使中國幾乎所有企業一直來依賴美國的進口,禁令一出,中興再無供應商提供芯片,自然岌岌可危。
這就是技術無法自主,受制于人的結果!
貿易的全球化,看似各國自由貿易往來,互補互利,各取所需,但是國際局勢風云變幻無常,沒有將必須的技術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,終會埋下隱患。
中興創始人侯為貴
其實,國家早已看到了芯片技術自主的重要性,上世紀90年代后半葉,在早期政策扶持下,政府向芯片業的投入資金不到10億美元。而2014年宣布的一項政策計劃表明,此次政府將拿出1000億~1500億美元來推動,我國在2030年之前從技術上趕超世界領先企業。其中,從事各類芯片設計、裝配以及封裝的企業都能夠得到政府扶持。不僅如此,2015年我國政府又進一步提出了新的目標:要在10年之內,把芯片自制率提升到70%。
芯片行業如此,其實每個行業都應當要盡早的意識到這一點,努力加強自主技術的研發。
以工業清洗劑領域來說,工業清洗劑應用廣泛,從光學電子、精密五金、機械制造到醫療食品領域,都離不開工業清洗劑的使用。
中國許多企業也一直依賴于從歐美進口的清洗劑品牌產品,如3M,陶氏等歐美品牌。國產自主品牌不少,但是在技術實力上確還有部分差距。
天躍化學專注與環保工業清洗劑15年,期間不斷引進先進技術并研發出數款優質的環保工業清洗劑產品,在電鍍行業,又推出國際上先進的無氰鍍金、無氰鍍銀、無氰電鑄金工藝。
天躍立志不斷加強技術進步,并預備建立省級的化學科研室,讓中國在工業化學領域早日領先世界!
中國制造,自強不息!